该地区最重要的争端之一可能结束,整个海湾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得到拓展。
德黑兰商会:据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作为长期地区竞争对手的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在中国斡旋下握手言和,双边经贸往来日渐升温。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网站22日称,伊朗同沙特关系的迅速改善,对该地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该地区最重要的争端之一可能结束,整个海湾地区的经济联系将得到拓展。随着周边其他国家的关系加速“化干戈为玉帛”,世界正在探讨中东地区“大和解”的可能,以及未来可能孕育出的更多商机。专家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在这一地区有望迎来更多的机会。
区域经济迎来重大利好
沙特与伊朗达成“北京协议”后,沙特财政部长贾丹随即宣布,沙特“很快”将在伊朗投资。伊朗经济事务与财政部长汉杜齐表示,伊朗准备恢复与中东地区所有阿拉伯国家的经济联系。伊朗商会称,伊朗私营部门已经启动与沙特经济互动的计划,将成立“伊朗-沙特商会”,派遣企业代表团互访。
长期以来,美国在该地区推行以防务关系为先导的地区安全架构,试图打造“中东北约”增强对伊朗威慑。现实表明地区阵营对立只会不断加剧紧张局势,迫使沙特等海湾阿拉伯国家不断加大国防投入。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沙特的军费开支一度高居全球第三位,并长期在武器进口排名中高居榜首。
在波斯湾的另一端,伊朗也深刻感受到地区局势恶化带来的经济压力,美国的“极限施压”政策更是直接压缩伊朗对外经济合作空间。沙特与伊朗这份“里程碑式”的协议有望将地区的主基调过渡到建设、发展上来。
伊朗总统莱希上台之初,将扩大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关系列为经济发展计划优先事项之一。最新数据显示,周边国家已经占据伊朗61%的非石油贸易量、57%的出口额和47%的进口额。伊朗国家通讯社发表社论称,如伊朗与地区国家的协议顺利执行,“邻国优先”将成为伊朗经济发展的重要前进方向,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将迎来飞跃。
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王晋2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沙特伊朗两国的经济愿景很相似,都有摆脱单一的能源结构,做强做大经济格局的意愿。
目前,沙特正着力实施“2030愿景”,加强经济多元化发展,将沙特打造为国际贸易、旅游和投资中心。地区关系专家安卡里认为,沙特能否实现宏伟目标,维护地区稳定和保障国家安全是关键,伊朗此前一直希望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和国内生产能力,将自身打造成联通亚欧大陆,辐射非洲的国际贸易和过境运输中心。据俄罗斯卫星网22日报道,伊朗经济事务与财政部长汉杜齐表示,伊朗希望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即2025年前完成“国际南北运输走廊”建设。分析人士表示,沙特等地区阿拉伯国家未来有希望加入该经济项目建设。
沙特在与伊朗断交前曾计划建设海合会——伊朗自贸区,分析认为,两国开始恢复外交关系为这一构想再次提供机遇。叙利亚、伊拉克、也门、黎巴嫩等处在地区冲突一线国家亟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来,地区市场将增加新的容量。
中东能源产业有望协作发展
海湾地区最为重要的两大能源国家关系迎来改善,也在深刻影响国际能源市场。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3日称,沙特阿拉伯和伊朗都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成员,根据2022年的数据,沙特阿拉伯石油储量超过2600亿桶,居世界第三位,天然气储量约8万亿立方米。伊朗石油储量超过2000亿桶,是世界第四大石油储备国,天然气储量约34万亿立方米。此前,两国在能源市场上各自持有立场。近年来,美对伊朗油气出口实施严厉制裁,海湾地区阿拉伯国家也在打击伊朗在欧佩克等组织和国际能源市场上的影响力。
随着沙特和伊朗和解带来的地区整体外交气氛缓和,海湾地区能源生产和供应安全保障能力将得到增强。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大宗商品研究室主任王永中分析称,中东地区国家主要收入来自油气出口,追求较高的油价符合区域相关利益。如果伊朗和沙特团结起来,欧佩克在产量政策上很可能不会遵循美国的策略。
伊朗国际能源研究所负责人约卡尔表示,伊朗与沙特在能源领域合作前景广阔。沙特和阿联酋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天然气需求量巨大,伊朗向相关国家出口天然气可作为与地区能源合作的第一步。此后,伊朗可与地区国家合作勘探开发油气田,并吸引阿拉伯国家在伊朗能源产业上下游投资。约卡尔认为,未来两国还有希望开展合作,在巴基斯坦、伊拉克等国共同投资电力设施和能源运输管道。
尽管能源产业合作的大门已经逐渐打开,但卡塔尔半岛电视台22日的报道认为,同为能源大国的沙特和伊朗仍有潜在的合作障碍,两国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竞争经济体,因为出口都依赖石油及其产品,这可能会限制两国经贸关系回归路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实施联合投资,为两国推出可以使用新技术开发的增值产品。
中企新机遇
中东地区近来“暖风频吹”,叙利亚、阿联酋、埃及和土耳其等国也张开双臂拥抱和平。在沙特和伊朗走向和解的背后,中国起到的积极作用得到多方关注和肯定。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网站22日援引沙特官员的话称,美国以“安全”换取低价石油的旧模式已经死了,德黑兰和利雅得都认为,他们将从中国恢复地区关系的努力中受益。
《外交事务》杂志称,沙特阿拉伯的战略自主远景表明,利雅得希望与美国、俄罗斯和中国保持密切和独立的关系,伊朗也在经济领域积极“向东看”。报道认为,多方都在欢迎中国在海湾地区不断深化作用,伴随着中国在该地区内愈发蓬勃的经济利益,中企或能迎来更多的机会。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海湾阿拉伯国家、伊朗的经济愿景有很强的互补性”,王晋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美对地区经济影响力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和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总量越来越多,合作的类型、深度和广度上也越来越全面。未来中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以及伊朗的经贸联系有望变得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好。
北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吴冰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 在这一地区进行投资合作,中企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比如基础设施、新能源汽车和数字经济等领域。中企要发挥优势,同时也要敏锐地把握对方国家政策。
伊朗“向东看”战略计划重点发展与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经济合作。伊朗政府制定的“生产力发展”计划,在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等领域规划了大量项目。
在汽车工业领域,伊朗汽车市场需求量较大,制造技术亟待更新升级。伊朗政府计划继续提高中伊汽车产业合作水平,吸引中国投资,扩大联合生产汽车规模。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伊朗计划建设400万套住宅,德黑兰建筑合作联合会负责人巴哈布尔表示,中国企业在建筑领域处于先进水平,应与中方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经验。伊朗还规划了多条国内和跨境铁路、公路,亟需外国投资和技术。在矿产领域,伊朗拥有世界探明矿产储量的约7%,铜、铁、铝等矿产资源丰富。近期,伊朗在哈马丹省发现850万吨锂矿储量,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关注重点。